西溪水鸟专业号
鸟类科普第五期 不是鸡的黑水鸡
西溪水鸟专业号 | 2019-12-18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05

嘿~ 大家好,

我叫黑水鸡,

虽然我的外形和鸡有点像,

但是我和鸡不是同一个科目的哦!

基本信息

中文名:黑水鸡

别称:鷭、江鸡、 红骨顶

属于:鹤形目 秧鸡科 黑水鸡属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09

形态特征

黑水鸡成鸟雌鸟和雄鸟长得相似,雌鸟稍小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11


额甲鲜红色,端部圆形。头、颈及上背灰黑色,下背、腰至尾上覆羽和两翅覆羽暗橄榄褐色。下体灰黑色,向后逐渐变浅,羽端微缀白色:下腹羽端白色较大,形成黑白相杂的块斑;两胁具宽的白色条纹;尾下覆羽中央黑色,两侧白色。翅下覆羽和腋羽暗褐色,羽端白色

 

栖息环境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14

栖息于富有芦苇和水生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、沼泽、湖泊、水库、苇塘、水渠和水稻田中,也出现于林缘和路边水渠与疏林中的湖泊沼泽地带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17


不耐寒,一般不在咸水中生活,喜欢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,不喜欢很开阔的场所,垂直分布高度为海拔400-1740 米。

 

生活习性

留鸟,在西溪湿地属于常见种类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19

 迁徙  部分夏候鸟,部分留鸟。长江以北主要为夏候鸟,长江以南多为留鸟。春季于4月中下旬迁到北方繁殖地,秋季于10月初开始迁离繁殖地,一直到10月末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23


 习性   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,频频游泳和潜水于临近芦苇和水草边的开阔深水面上,遇人立刻游进苇丛或草丛,或潜入水中到远处再浮出水面,能潜入水中较长时间和潜行达10米以上,能仅将鼻孔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而将整个身体潜藏于水下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26

游泳时身体浮出水面很高,尾常常垂直竖起,并频频摆动。除非在危急情况下一般不起飞,特别是不做远距离飞行,飞行速度缓慢,也飞得不高,常常紧贴水面飞行,飞不多远又落入水面或水草丛中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28

食性   主要吃水生植物嫩叶、幼芽、根茎以及水生昆虫、蠕虫、蜘蛛、软体动物、蜗牛和昆虫幼虫等食物,其中以动物性食物为主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31

白天活动和觅食,主要沿水生植物边上游泳,仔细搜查和啄食叶、茎上的昆虫或落入水中的昆虫,有时也在水边浅水处涉水取食。

 

筑巢习惯

营巢于水边浅水处芦苇丛中或水草丛中。有时也在水边草丛中地上或水中小柳树上营巢,但周围均有芦苇或高草掩护,巢甚隐蔽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35

巢的形状为碗状,主要由枯芦苇和草构成,内垫芦苇叶和草叶。巢紧贴于水面,但不是浮巢,而是贴着水面弯折芦苇作为巢基,然后在其上面用枯草堆集而成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37

 

繁育方式

繁殖期为4-7月雌雄成对单独繁殖,有时也成松散的小群集中在一个苇塘中繁殖,每窝产卵通常为6-10枚,也有少至4枚和多至12枚的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39


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和长卵圆形,颜色为浅灰白色,乳白色或赭褐色,也有红褐色斑点。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,孵化期19-22天。雏鸟早成性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41

刚孵出的雏鸟通体黑色绒羽,嘴尖白色,其后一直到额甲为红色。孵出的当天即能下水游泳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44

 

分布范围

中国繁殖于新疆西部、华东、华南、西南、海南岛、台湾及西藏东南的中国大部地区。在北纬23°以南越冬。为较常见留鸟和夏候鸟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47

地区灭绝:赤道几内亚。

旅鸟:法罗群岛、直布罗陀、格陵兰、冰岛、圣皮埃尔和密克隆、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50


   保护级别

列入《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——低危(LC)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18105553

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《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。

 

观鸟注意事项

一、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和傍晚。清晨人少、光线柔和,鸟儿们出巢寻食活动频繁。傍晚时分,鸟儿们归巢也可以看见较多的鸟类。

 

二、观鸟活动建议大家穿着暗色系的衣物。尽量避免选择鲜艳颜色的衣物。因为鸟类视觉敏锐,鲜艳衣物会对鸟类产生刺激和惊扰。

 

三、在观鸟时,希望大家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。这样做不仅保护了您的安全,还可以给鸟类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栖息地氛围。

 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